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文波
相思山,原名白云山,又名相师山,位于岳阳县东北部毛田镇,与湖北通城、江西修水接壤,同属幕阜山余脉。
这座南北走向的山脉绵延10余公里,平均海拔700米以上,其主峰相思峰海拔957.2米,古称“巴陵第一峰”,年平均气温15℃,是极佳的避暑胜地。
相传此地是汉高祖刘邦请张良第二次出山的地方。据《通城县志》记载,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唯恐“功高震主”,即随师赤松子云游四海,禅隐白云山。这一历史传说为相思山增添了神秘色彩,山上至今保留有张良庙遗址。
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也使相思山成为文化积淀深厚的名山。
云雾深处的命运突围
相思山,这座横亘于湘鄂边界的“巴陵第一峰”,以其缥缈的云雾、险峻的山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岳阳地区一颗新的明珠。
从张良隐居的历史传说,到当代旅游开发的艰辛历程;从原始闭塞的山区村落,到如今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相思山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中国乡村旅游振兴的典型路径。
站在海拔957.2米的相思峰顶,晨雾如流动的素绢缠绕山间。脚下牛郎织女鹊桥折射着初阳的金光,溪谷中《相思恋歌》的旋律随风飘散。
谁能想到,多年前的相思山,还只是幕阜山脉中一个被泥泞山路困住的贫瘠之地?
彼时,青壮年纷纷南下谋生,留守的老人们望着重峦叠嶂叹息:“这山,锁住了几代人的命运啊!”
相思山旅游开发的历史,是一部山区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创业史。
22年前,相思山还是一个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偏远山区,村落没有水泥公路,老百姓出门只能靠步行,几十里泥泞小路隔绝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村里的土产运不出去,外面的信息、技术引不进来,大山的子孙很多都出外打工。
改变这一面貌的,是当地政府和民间资本对相思山旅游潜力的共同认识与不懈开发。
相思山的自然景观资源同样丰富多样。境内山高谷幽,群峰起伏,层峦叠嶂,石怪峰奇,云缭雾绕,林茂竹修。四季景色各异:春天杜鹃花漫山遍野,繁华似锦;夏天凉风习习,神清气爽;秋天红枫盛开,层林尽染;冬天白雪皑皑,树布银针。
特别是水云轩瀑布,落差约92米,形成三级较高的瀑布群,相思溪更是全长2386米。
云梯上的新长征
站在新起点,相思山人又在攀登新的高度。规划筹建中的“万步云梯”,将沿千年古道修建文化长廊,让登山者每一步都踏着历史回响——张良隐居的石屋、明代驿站的残碑、红军哨所的遗迹,以“登梯万步,爱你万年”为主题的爱情场景,都将成为游客沉浸式体验的好去处。它不仅是物理通道,更是连接古今的“精神天路”。
暮色中的相思山庄亮起灯火,玻璃栈桥化作银河落入凡间。22年的开发史,恰似那永不停歇的相思溪——冲破巉岩阻隔,汇聚涓滴成瀑,终在嶙峋山石间奏响时代的澎湃乐章。
这片青山见证的,不仅是地理空间的突围,更是一个古老乡村在时代大潮中的精神觉醒。
相思山旅游区电话:0730-712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