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融媒体时代蓬勃发展的时期,公立医院承担着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护佑人民健康的重要责任,同时还需要积极承担起开展健康科普传播主阵地的责任。党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融媒体”这一新兴的词汇模式带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传统纸媒、电视广播以及门户网站有良好的受众基础,而微信、微博及自媒体正在不断涌现,医院如何做好健康内容的选题,选择好的传播平台,促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快速有效融合,将“健康促进”与“健康服务”的配置最优化,是急需快速提高自身影响力的医院共同面临的困惑。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下,医院健康科普传播工作存在传播内容真假难辨、传播途径单一、传播效率低下、医务人员传播技能欠缺、科普人员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无法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近年来,咸阳市中心医院在健康科普传播工作中不断探索实践,通过强制度、建模式、搭平台、创品牌,打造渠道丰富、覆盖广泛、形式多元、可管可控的融媒体传播矩阵,围绕关注生命全周期,关注健康热点,关注不同群体健康三个维度,以“健康中国”为指引,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和战略目标,积极引导医务人员转变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从“治病救人”转变为“全民健康”,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的健康科普传播热情,建立了健康科普传播工作制度化、精准化、公众化、专业化和立体化的“五化”工作模式,增强健康传播效果,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一、健康科普传播“制度化”。由宣传科牵头,建立健全医院对外宣传工作机制,将健康教育纳入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工作方案,并细化工作目标、考核指标等,将健康科普工作与年终宣传工作考核以及评先评优等相结合,为保障健康科普传播工作推进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医务人员在科普领域发出专业人员的权威声音。
二、健康科普传播“精准化”。为实施“靶向性”健康科普定位,医院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微博等新媒体宣传赛道,使健康科普传播形式更丰富、速度更快、可读性更强。通过科普折页、展板、电子屏等传递健康科普图文、视频等内容。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全链环精准健康科普传播体系,也有效促进了医患之间的互动。
三、健康科普传播“公众化”。近年来,通过打造“网红”医生,如心律失常科许岭平、皮肤科景文文、儿童保健科高阿宁等等,聚焦群众健康需求和学科特点,围绕慢性病、多发病预防和疾病康复、用药指导等,以线上直播、义诊讲座及短视频等方式开展科普宣传,内容朴实易懂,传播力强,获得同行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四、医院健康科普传播“专业化”。当前网络虚假健康信息的滋生和传播对医院宣传人员和健康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聚焦群众健康保健需求,在传播健康知识和辟谣的过程中,培养了一支专业技术过硬、新闻敏感度高、学习能力强、能够快速适应媒体环境变化的宣传队伍。针对科普文章撰写、图片拍摄和美化、视频创作、媒体采访等方面开展培训,努力提升其健康科普素养,多名医务人员获聘省级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五、传播“立体化”。结合各类媒体平台的特点,鼓励宣传员积极打磨和创作不同形式的科普作品,内容链接还及时推送给学习强国、健康报等更高平台和新浪网等头部平台,达到“一稿多用”的多渠道传播效果,各类科普作品被省级以上媒体平台引用千余次,阅读量曾几何级增长,有效增强了健康科普传播效果,提升了医院的品牌形象和影响力。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不断深化,健康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守护人民健康,是公立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融媒体时代“内容共享、媒介互通”的格局正在不断形成。咸阳市中心医院健康科普传播工作围绕关注生命全周期,关注健康热点,关注不同群体健康三个维度,构建的制度化、精准化、公众化、专业化和立体化的“五化”路径,有效推动医院健康科普工作可持续发展,提升了公众的健康素养,同时也为兄弟单位医院在融媒体环境下进行健康科普提供有益参考,共同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来源:咸阳市中心医院
通讯员:孙丹
编辑:ZD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