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中国  沈意欢陆沉舟  企业  万元  梁明昭沈砚卿  沈意欢  科技  中美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写点生活|母亲,踏上征程的那年

时间:2025-05-20 10:42:00点击:0

潮新闻客户端 汪群

当那层厚重如墨的乌云终于缓缓散开,金色的曙光如利剑般穿透云层,倾洒而下,照亮了桐庐县的每一寸土地。就在这光芒乍现的时刻,一个全新的时代拉开了帷幕,而母亲,恰如一颗被命运选中的种子,在这个充满希望与变革的时代里,开始萌动、生长。

母亲沈国珠16岁照。

母亲那年十七岁,正值青春年少,如春日里含苞待放的花朵,眼眸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好奇。桐庐县迎来解放的消息,像一阵春风,吹遍了大街小巷,也吹进了母亲的心里。“解放军来了格外亲,还走进了老百姓的家,走进了我们的家。”这是母亲在岁月的长河中,反复诉说的话语,每一次提及,眼中都会泛起温暖的光芒,仿佛那段时光从未远去。

据母亲回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她的娘娘秀贞,如同一位带着使命的使者,与她的十个同学,还有一位同学的姐姐,一行十二人,满怀热忱地来到母亲身边。她们围坐在母亲身旁,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鼓励,你一言我一语地动员着母亲。

“你家里穷,母亲没有钱给你读书,娘娘带你出去参加工作。”秀贞娘娘的话语,如同春日里的惊雷,在母亲平静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母亲的家庭,在贫困的泥沼中挣扎已久,读书,对她而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如今,这个梦似乎触手可及,母亲的心中既兴奋又忐忑。

秀贞娘娘似乎看穿了母亲的心思,她指了指墙上悬挂的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画像,神情庄重地说:“是他们叫你出去的啊!这次机会好,带你出去,是为了让你好好读书,读好书出来还有钱呢。”

母亲抬头望向那两幅画像,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

“真的?!”母亲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就这样,在得到家里大人们的同意后,母亲如同一只挣脱牢笼的小鸟,跟随她们离开了家乡——横村埠。那一天,母亲的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她并不知道,这一去,将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

母亲等十二人,一路怀揣着梦想与憧憬,来到了县人民政府。当她们站在那座庄严的建筑前时,心中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报到时,母亲才知道,面前这位面容和蔼、眼神坚定的人,就是县里的王县长。

王县长亲自为大家开了介绍信,信中的内容是到“建德干部学校学习”。这本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然而,王县长在看到母亲的那一刻,却微微皱起了眉头。母亲个子不高,身形瘦弱小巧,站在人群中,宛如一株纤细的幼苗,看上去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王县长心中满是担忧,他觉得母亲年纪太小,还应该继续读书,于是当即提出让母亲回家去好好读书。

说到读书,母亲心里就犯起了嘀咕:秀贞娘娘明明说她们这次出来,就是去读书的,怎么会变卦了呢?母亲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与失落,她下意识地看向秀贞娘娘,希望能从她那里得到答案。

秀贞娘娘立刻心领神会,她走上前,笑着对王县长说:“姑娘真的不小了,已经是十八岁了啊。”秀贞娘娘一边说着,一边用眼神示意母亲站直一些,仿佛这样就能让母亲看起来成熟一些。王县长又仔细地打量了母亲一番,看着母亲那充满渴望的眼神,他终于笑了笑,点了点头。母亲心中的那块大石头,也随之落了地。

母亲与其他人,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很快来到了建德干部学校参加学习。而母亲的娘娘秀贞,却被抽调去了第三野战军。母亲至今还记得,在分别的那一刻,秀贞娘娘紧紧地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不舍与期许:“孩子,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母亲用力地点了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在建德干部学校,母亲开启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学校里的生活,既充实又艰苦,如同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在母亲的生命中缓缓展开。学习的是政治理论,那些深奥的理论知识,如同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等待着母亲去探索、去开启;参加的是军训,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让母亲感受到了纪律的力量和团队的精神;还教她们学唱革命歌曲,激昂的旋律、振奋的歌词,如同一股股热血,流淌在母亲的血管中,让她的心中充满了力量。

军训和革命歌曲,母亲说她学会了一些,但很多深奥的革命知识和道理,她懂得还不多。如“劳动创造世界”“革命人生观”“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等等。

这些抽象的概念,对于一个十七岁的少女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但母亲并没有退缩,她如同一株渴望阳光的小草,努力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她常常在课后,一个人坐在操场的角落,反复思考着那些问题,试图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到答案。

后来,母亲觉得有一个很奇怪的问题,教过她小学的俞老师也与她们一起参加了工作。更奇怪的是,他是有了孩子做了爸爸的人,还怎么进入干校学习?母亲是第一次出家门,又是一位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怎么懂得参加革命的“年龄”“时间”与“先后”呢。在她单纯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新鲜,那么令人费解。

在考试时,母亲面对很多道难题,一时看不懂,也不理解,就如同置身于一片迷雾之中,找不到方向。她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俞老师,眼中满是求助的神色。而俞老师呢,只顾自己低着头专心做题,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母亲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问道:“俞老师,这道题怎么做啊?”

俞老师头也不抬,回答母亲的一句话是:“每道题,你只要写上一句‘为人民服务’就行啊。”

母亲听后,虽然觉得有些疑惑,但还是照做了。她说,她大部分的答题都写上了“为人民服务”。后来,首长同志看到了她的考卷后,乐得哈哈大笑。母亲当时并不明白首长为什么笑,多年后回忆起来,她也忍不住笑了,那笑容中,既有对自己年少无知的调侃,也有对那段纯真岁月的怀念。

还有,学校为母亲她们发放军衣时,母亲穿上那件宽大的军衣,顿时觉得自己仿佛被装进了一个大口袋里。衣服又大又长,袖子耷拉下来,几乎盖住了她的手,下摆也拖到了膝盖以下。母亲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不禁怨道:“这个衣服穿上去,怎么会一点样子也没有啊。”

发放军大衣的同志笑着对母亲说:“不是衣服太大太长了,而是你的年纪太小了啊。”

母亲听后,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知道,自己确实还只是个孩子,但她渴望快点长大,像那些大人一样,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建德干部学校学习的同志很多,学习时间的跨度均在四十多天。学校里的生活很艰苦,母亲说,吃饭时八人一组,只有一盘菜,而且还要蹲在地上吃。那盘菜,往往只是一些简单的蔬菜,偶尔能见到几片肉,大家都会觉得无比珍贵。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母亲和同学们都没有抱怨,他们心中充满了对革命事业的热情,这些困难在他们眼中,都只是成长路上的小插曲。

学习期间,指导员还带领母亲她们去做解放淳安的接管工作。每一天,他们都要步行七八十里路程,那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旅程。烈日炎炎下,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风雨交加时,他们在泥泞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路上经常看到写在地上、石头上,如“加油、加油”之类宣传鼓励的文字。这些文字,如同黑暗中的明灯,给予他们力量和勇气。

许多同志跑得很快,而一位大母亲一岁的十八岁姑娘,她也走不动,与母亲一样走得都很慢,脚上还都走出了血泡。晚上,领导叫她们用烧酒烧热了擦敷。她们走了三天才到达了目的地,而且路上指导员还为帮助她俩背棉被。指导员的关怀,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母亲的心,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那段时间,母亲她们都住宿在了祠堂里。祠堂里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但母亲和同学们并不在意,他们在简陋的环境中,相互依偎,相互鼓励,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

指导员对母亲等五位女同志说,明天晚上你们参加动员大会,先听县区长讲话,我(指导员)讲话之后,你们一起唱革命歌曲,唱完了歌,你们马上脱下军衣换上便衣,为了安全,你们都要分散到群众当中去。母亲听后,心中既紧张又兴奋,她期待着能够在动员大会上,用自己的歌声,传递革命的力量。

在区政府时,母亲他们进入的是一个地主家的房屋。里面的收粮人员拿出一叠粮单让她们计算,五个女同志一个也不会算盘。母亲她们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和复杂的算盘,心中充满了焦虑。但她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采取了边学算盘,边用笔算的方法,一个数字一个数字地核对,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计算。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她们终于核对一致,完成了任务。后来,她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慢慢也会用了算盘。这段经历,让母亲深刻地体会到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

母亲离开家乡的日子久了,心中对亲人的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她很想回去看看亲人,听听他们的声音,感受家的温暖。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一次,母亲一个人在路上走着,思念之情决堤,让她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她的哭声,在空旷的道路上回荡,显得那么无助和凄凉。

指导员发现了母亲,他走到母亲身边,轻声问道:“你怎么了?”

母亲抬起满是泪水的脸,哽咽着说:“离家太远了。”

指导员听后,微微皱了皱眉头,他理解母亲的心情,但他也知道,革命事业需要他们做出牺牲。他想了想,对母亲说:“你想离家近一点嘛,就给你调到远一点的地方;你想到远一点的地方嘛,就给你安排到近一点的地方。”

母亲听后,心中有些疑惑,但她没有多想,脱口而出:“指导员,那就给我安排到远一点的地方好了。”

指导员听后,笑着对她说:“你这个调皮小鬼啊!”指导员的笑容,让母亲心中的阴霾一扫而空,她也破涕为笑。

母亲经历四十天的艰难磨砺,虽然有过煎熬,有过困惑,但她觉得,是在期盼理想的信念中,是在增长知识的收获中,是在提高工作的才能中,是在开阔视野的见识中,愉快而又匆匆地过去了。这段经历,如同一块珍贵的宝石,镶嵌在母亲的生命中,值得她珍藏在心底。

学习结束时,组织上为母亲和其他四位女同志,一起分配到了分水县(现在是桐庐县)。一共有多少人去了那里,母亲后来记不清了,其中就有叶鸾、陈惠兰、袁福林等同志在内。被分配去工作的地方,离母亲家乡的横村镇不远,母亲特别高兴。她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熟悉的怀抱,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喜悦。

母亲回到杜俞王家时,心中既激动又忐忑。她想到自己身上没有钱,怎么办呢?家中还有一个妹妹呀,她是那么疼爱这个妹妹,可她拿什么礼物送给她呢?母亲的心中充满了纠结和无奈。突然,她想到了身边的包里,还有在干校里发到的、一双簇新的男式军用布鞋。母亲眼睛一亮,她觉得这双鞋或许可以换点东西送给妹妹。于是,她来到街上一家小店,用那双布鞋换来了一双花格袜子。这双袜子,虽然并不昂贵,但却是母亲参加革命后,第一次送给亲人的一份珍贵礼物!我为母亲当时的困苦年月,能有这样一份至爱亲情感到温馨。母亲的这份心意,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妹妹的心,也温暖了整个家。

母亲沈国珠(右)和妹妹沈瑞珠(左)。

母亲在自己的家里只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赶到了分水县人民政府。分水县成立粮食局后,母亲被安排在了局里工作。当时的局长是陈仰臣先生,他对大家的态度很和气,总是面带微笑,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母亲对他的为人很赞赏,印象很深。母亲说,百废待兴,工作上的调动变化也频繁,合理的变动当属正常。这里,母亲对其中的“频繁”一词有了点体会。我从母亲的“回忆录”中可以得知一些原委。母亲经历了从局里到所里、从所里再到局里的上上下下反反复复的变化调动。

母亲,特别提到了在分水县武盛镇粮管所的工作。她说,这个办公场所是和区政府合并在一起的。母亲在所里担任记账,区政府俞指导员还让她兼任区政府伙食账的管理。在共青团组织中,母亲还担任了宣传委员。母亲说,凡是有文艺演出活动,粮食部门都会叫她参加演出,还有调花灯什么的。那些文艺演出,是母亲生活中的一抹亮色,她在舞台上尽情地展现自己,用歌声和舞蹈传递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母亲的青春岁月,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经历中,绽放出了别样的光彩。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高考临近 昆明部分酒店的高考房已订满高考临近 昆明部分酒店的高考房已订满高考临近 昆明部分酒店的高考房已订满
谢青临苏倾月:全文版谢青临苏倾月小说_谢青临苏倾月:全文版完结版阅读谢青临苏倾月:全文版谢青临苏倾月小说_谢青临苏倾月:全文版完结版阅读谢青临苏倾月:全文版谢青临苏倾月小说_谢青临苏倾月:全文版完结版阅读
不及红柳小说郑渊裴清风已完结版全文章节阅读不及红柳小说郑渊裴清风已完结版全文章节阅读不及红柳小说郑渊裴清风已完结版全文章节阅读
转眼与她已桑田:完结+结局+番外(转眼与她已桑田谢晚宁谢璟渊傅时宴:完结+结局+番外)转眼与她已桑田:完结+结局+番外(转眼与她已桑田谢晚宁谢璟渊傅时宴:完结+结局+番外)转眼与她已桑田:完结+结局+番外(转眼与她已桑田谢晚宁谢璟渊傅时宴:完结+结局+番外)
全本沈意欢陆沉舟:+后续+结局(沈意欢陆沉舟)最新章节列表_沈意欢陆沉舟:+后续+结局全文阅读全本沈意欢陆沉舟:+后续+结局(沈意欢陆沉舟)最新章节列表_沈意欢陆沉舟:+后续+结局全文阅读全本沈意欢陆沉舟:+后续+结局(沈意欢陆沉舟)最新章节列表_沈意欢陆沉舟:+后续+结局全文阅读
华泰证券:看好海外燃气轮机主机的量价齐升华泰证券:看好海外燃气轮机主机的量价齐升华泰证券:看好海外燃气轮机主机的量价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