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刘淑芳
7月23日,深汕特别合作区举行2025年增殖放流活动,1400万尾斑节对虾欢快游向大海 。
今年的增殖放流活动分别在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鲘门执勤点、鲘门渔港及小漠渔港设立主会场和两个分会场。小漠和鲘门分会场分别放流300万尾虾苗,其余斑节对虾均通过平板船运到海上进行放流。
为增强群众对渔业资源的保护意识,主办方特别邀请当地居民、学生和家长代表参与,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大家将一盆盆虾苗投入大海。
据工作人员介绍,斑节对虾繁殖期较长,7月至翌年2月均为繁殖产卵期,是一个较好的经济鱼种,在海鲜市场高于普遍的水产品价格,均价每斤60元以上,此次放流的斑节对虾选取的是当地的种苗,既能补充渔业资源,也不会对生态带来额外的负担。
“每年的5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是南海伏季休渔期,因此我们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进行放流,可以避免捕捞作业的打扰。” 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表示,在做好增殖放流的同时,深汕特别合作区还将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增强群众海洋保护意识。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将进一步加大渔业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规捕捞行为。
(受访单位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