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中医药传承创新之火。 全媒体记者 于晓霞 张玲 摄
艾草飘香承古韵,千秋岐黄展新章。5月10日,河南省首届药膳技能大赛·第十二届仲景论坛暨第八届艾产业发展大会在我市盛大开幕。国医大师、中医药领域专家学者、中药企业代表等行业精英会聚一堂,共赴这场初夏之约,传岐黄之术,承大医精诚,共绘中医药传承创新、协同发展的新蓝图。
南阳是医圣张仲景故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传;神农尝百草,黄帝启医源;东汉张仲景,济世救民难;辨证立八纲,大论著伤寒……”在苍劲有力的《医圣颂》奏唱中,本次围绕中医药文化开展的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一缕药香穿古今,一株小草连世界。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人类伟大的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我市致力于推动中医药文化“扬帆出海”,全力打造仲景、正骨、艾草三张名片,特别是张仲景经方阁,已成为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的重要载体。活动现场,张仲景经方阁俄罗斯联邦诊疗中心、赞比亚诊疗中心、巴基斯坦诊疗中心获得正式授牌。“中医药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正逐渐被全世界所认识和接受。”3家海外张仲景经方阁代表表示,他们将全力弘扬仲景文化和中医药文化,让越来越多的人民享受到中医药带来的健康福祉。
1800年前,张仲景在南阳著就《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施治的医学体系。千百年来,中医药智慧与饮食文化深度融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药膳文化——从东汉末年的“祛寒娇耳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到现代“排骨凉茶”“凉拌荆芥”等一道道经典药膳,无不彰显着“药食同源”的哲学精髓。
“纪录片《食药千年》正式开机!”随着主持人一声宣布,台下掌声雷动。由河南卫视拍摄的纪录片《食药千年》,通过追寻深植于国人心中的药食同源养生智慧,挖掘千年中药与健康养生的文化密码,传承千年岐黄精粹,创新现代健康理念。活动现场,该部纪录片的主创人员分享了《食药千年》的构思创意、表现形式和文化追求,他们用镜头记录医药与饮食、文化与生活的健康养生元素,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膳食文化的魅力,感受其深厚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南阳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如何持续做好“医、药、文”三篇大文章,进一步推动“两地一都”建设,真正让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第十二届仲景论坛、第八届中国艾产业发展大会主题报告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从五湖四海会聚南阳,带着对中医药产业事业的研究思考和前沿成果而来,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医药智慧和方案。
“如何实现中医传承与现代科技有效融合?”“怎样才能大力推进艾灸大健康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报告会上,国医大师丁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刘保延、中国烹饪大师和中国药膳大师胡贺峰、河南著名中医专家郑玉玲围绕中医传承与现代科技、艾灸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药膳与健康生活、中原古代文明与中医药文化等作了精彩报告。各位大师高屋建瓴、论述精辟,传达了中华文明、中原文化、中医药+、健康生活的学术观点,描绘了美好愿景,探讨了优势发展路径。
思想的碰撞,智慧的闪耀,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更清晰路径、更广阔场景、更明确目标,为产业发展标注了新高度,吹响了南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集结号”。我市与会的中医药行业人士纷纷表示,将充分发挥南阳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把老祖宗留下的中医药资源保护好、利用好、发展好,引领中医药产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让中医药在南阳大地根深叶茂,岐黄之术生生不息。(全媒体记者 杨万里)
编辑:王冕 初审:赵林蔚 终审: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