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新闻】
当地时间18日,波兰举行总统选举。
出口民调显示,没有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选票。在13名候选人中,得票排名前两位的执政党“公民联盟”候选人恰斯科夫斯基(支持率为30.8%)与反对党“法律与公正党”支持的独立候选人纳夫罗茨基(支持率为29.1%)将在6月1日进行的第二轮投票中一决胜负。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8日,波兰总统选举首轮初步出口民调结果公布。(图自视觉中国)
波兰总统选举采用全民直选方式进行,总统任期为5年,可连任一次。
根据波兰选举法,首轮投票中得票率超过50%的候选人将直接当选总统;如无人得票过半,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将进行第二轮角逐,14天后再进行投票,以简单多数决出胜负。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8日,波兰投票工作人员准备统计总统选举选票。(图自视觉中国)
52岁的恰斯科夫斯基毕业于华沙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聚焦欧盟制度改革,精通英语、西班牙语、俄语和意大利语。
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恰斯科夫斯基曾以2.42个百分点的微弱差距惜败于现任总统杜达。
△“欧洲新闻网”报道截图(题图中为恰斯科夫斯基)
42岁的纳夫罗茨基是反对党“法律与公正党”支持的独立候选人。纳夫罗茨基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工人阶级家庭,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的职业生涯聚焦于挖掘和守护波兰的历史。自2021年起,纳夫罗茨基担任波兰国家记忆研究所所长,致力于研究二战时期的波兰历史。
在竞选活动中,纳夫罗茨基多次强调家庭价值观,称“家庭是波兰社会的基石”。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8日,纳夫罗茨基在总统选举首轮出口民调公布后对支持者发表讲话。(图中视觉中国)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指出,没有候选人在首轮投票中直接获胜,表明波兰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撕裂。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8日,波兰华沙的选民参加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图自视觉中国)
董一凡分析指出,未来会有多方面议题影响选民的决定,法律与公正党要想胜出,需要争取更多右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