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各景区热门打卡点排队拍照问题成为关注焦点,不少游客反映,排队拍照少则等待半小时,多则两三小时,让旅游体验大打折扣。为此,一些景区推出“限时拍照”措施。有的限时30秒,有的限时1分钟,有的限时5分钟。
这些措施引发热议,支持者称可提升打卡点流通效率,缩短等待时间。也有游客认为,这违背了自由体验的初衷,尤其限制摄影爱好者的创作。那么,景区在“满足游客体验”与“保障景区秩序”之间该如何平衡?
限时5分钟拍照
南昌八一广场设立拍摄区
近日,江西南昌八一广场专门围出了一块区域供游客排队打卡拍照,旁边还设有五分钟倒计时显示屏。
南昌市广场事务中心八一广场管理所所长汪祖斌介绍,这个专属拍摄区域约40平方米,拍照游客分批次排队进入,每次约20人,8名工作人员对拍摄点位周边人员和秩序进行管理。
针对这项措施,市民熊女士表示,“以前都是抢着拍照,现在有秩序排队拍照好多了。”
烟台龙爪山公园
打卡点拍照限时30秒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在山东烟台龙爪山公园的热门打卡点“黑山之眼” 游玩时,拍照要求一人限时30秒,拍照片要“用尽毕生所学”。
景区运营负责人张国印介绍,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景区旺季就会执行限时拍照,“比如节假日或暑期期间,如果瞬时客流较大,我们就会进行时间管控。”
张国印表示,由于节假日景区打卡点排队人数多,加上观景平台空间狭窄,为维护游览秩序、保障游客安全,才制定此项规定。
有游客提问,30秒限时会不会太短了?张国印解释,游客到拍照点位后,才开始30秒计时。在打卡点旁,景区设置了拍摄指南牌,标注了最佳拍摄角度、动作等,帮助大家在30秒内快速找到最佳状态。
此外,景区还特意录制了当地方言版的倒计时提示音,也给游客增添了不少乐趣。
不少网友分享了在该打卡点拍照的经历:“这30秒像做了一套广播体操”↓
专家:需以精细化方式
落实“限时拍照” 措施
景区推出限时拍照措施,本质上是应对旅游旺季客流压力的一种尝试,背后折射出的是热门景区在“满足游客体验”与“保障景区秩序”之间的两难抉择。
相关专家分析认为,拍照限时绝非最终目的,追求公平与高效才是核心诉求,在此前提下,景区管理方需以精细化的方式落实限时拍照措施。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旅游大数据中心主任钟栎娜表示,要把限时拍照做成可感知、可选择、可优化的服务工具,既能够维护秩序,也可以让更多游客拍得满意、玩得尽兴。
钟栎娜建议景区可以先数据化试运行,动态地公开数据。此外,也可以优化服务,“比如是不是可以用某些急速通道,让工作人员帮忙实现一键构图,快速连拍等。”
“限时拍照”是对公共资源分配方式的精细化调整,而景区对这项措施灵活执行才更显体贴与温度,比如分淡旺季灵活调整,再比如对于普通游客合理限时,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适当放宽,对商业拍摄另行规定等。
记者丨李杨 宋建春 江西台黄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