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清晨五点,五十岁的李桂兰就踏进了菜市场。四个子女拖家带口回来过年,
九十岁老母亲等着喂饭,全家十四口人的年夜饭压在她肩上。她冒雪去祖坟烧纸时,
丈夫的电话追来了:“死哪去了?全家等你做饭!”推开门,屋里零食袋堆积如山,
孙辈把太姥姥的床当蹦床。子女们头也不抬刷着手机:“妈,快做饭,饿死了。
”李桂兰默默走进厨房,端起滚烫的鸡汤——哗啦!整锅汤泼在了年夜饭桌上。
第一章清晨五点刚过,天幕依旧沉沉压着,像一块浸透了墨汁的厚重绒布,透不出一丝光亮。
北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子,刀子似的刮过空旷的街道,发出“呜呜”的尖啸,
卷起地上零星的枯叶和垃圾,打着旋儿又狠狠摔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路灯昏黄的光晕在寒气中显得格外微弱而凄清,勉强勾勒出光秃秃行道树的狰狞枝桠。
李桂兰费力地推开单元门,
一股刺骨的寒意瞬间穿透了她身上那件穿了多年、早已不抵寒的旧棉袄,
激得她猛地打了个哆嗦。她下意识地裹紧前襟,
又把头上那顶洗得发白、边角已经磨出毛茬的毛线帽往下用力按了按,
直到帽檐几乎遮住眉毛,才迎着风,缩着脖子,深一脚浅一脚地朝小区外走去。
她的步子迈得不大,却带着一种被生活磨砺出的、不容停歇的惯性。五十岁的腰身,
早已不复年轻时的挺直,常年累月的操劳沉淀在骨缝里,此刻每一步都牵扯出细微的酸痛,
尤其是在这冰封雪覆的清晨。风像冰冷的鞭子,抽打着她的脸颊,雪粒钻进她**的脖颈,
带来一阵刺麻。她微微佝偻着背,像一张被无形重担压弯的弓,沉默地向前挪动,
身后留下一串歪歪扭扭、很快又被新雪覆盖的脚印。路灯下,她孤独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又很短,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渺小而执拗。菜市场里早已人声鼎沸。尽管天色未明,
昏黄的灯泡下却已是一片喧嚣的海洋。
狭窄的通道被各种三轮车、自行车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堵得水泄不通。
里徒劳拍打水面的噼啪声、沉重的猪肉砍刀落在厚实案板上的闷响……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
形成一股巨大的、令人窒息的声浪,
挟着浓烈的生肉腥气、禽类粪便的臊臭、烂菜叶沤出的酸腐以及地面污水蒸腾起的湿冷霉味,
扑面而来,几乎令人作呕。李桂兰熟练地在人缝和车缝中艰难穿梭。她目标明确,
直奔那几个相熟的摊位。沉重的蛇皮袋很快便勒红了她的手指,
又深深嵌进她肩头的旧棉袄里。她喘着粗气,在拥挤的人潮中费力地站稳脚跟,
目光扫过摊位上红彤彤的价签,心也跟着一阵阵抽紧。“王老板,
这排骨……昨儿不是还二十八吗?咋就三十二了?”她的声音在嘈杂中显得有些微弱,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卖肉的汉子眼皮都没抬,手里的砍刀“哐”一声剁在案板上,
震得肉沫飞溅:“大年三十!大姐,你懂不懂行情?爱要不要!后面排着队呢!
”李桂兰喉头一哽,看着那色泽鲜亮的肋排,最终还是咬咬牙:“……行,行,来两斤半吧。
”她小心翼翼地掏出那个磨得发亮的旧钱包,一层层翻开,里面大多是零碎的纸币。
数钱的动作有些滞涩,指尖带着冻疮的裂口在冰冷的纸币上摩擦,隐隐作痛。买完肉,
她又挤到水产区。鱼贩子正唾沫横飞地吹嘘着他的“水库野生大草鱼”。
鱼腥味浓烈得让人头晕。她相中了一条还算精神的,鱼贩子报出的价格又让她眼前一黑。
“能不能便宜点?老主顾了……”她几乎是带着哀求的语气。“便宜不了!大姐,
你看这鱼多新鲜!过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鱼贩子不耐烦地挥挥手,“要就赶紧,
后面人等着呢!”李桂兰看着在浑浊水里甩尾的鱼,想到家里那群等着吃年夜饭的嘴,
想到丈夫挑剔的眼神,终究还是妥协了。钱包又薄下去一层。
成捆的蔬菜、沉甸甸的瓜果、成袋的调味料、瓜子糖果……每一样东西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
不断地压进她的蛇皮袋里,也压在她的肩膀上,更压在她的心上。汗水混合着冰冷的雪水,
从她的鬓角流下,在冻得发红的皮肤上留下一道道凉飕飕的痕迹。
她佝偻的腰背被沉重的袋子坠得更弯了,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仿佛脚下不是湿滑肮脏的水泥地,而是深不见底的泥潭。
当她终于拖着几乎被撑破的蛇皮袋和另一个同样鼓鼓囊囊的塑料袋,
像一头不堪重负的老牛般挪到家门口时,天边才刚刚透出一点灰蒙蒙的亮色。
她靠在冰冷的防盗门上,大口喘着粗气,白色的哈气在冰冷的空气中一团团散开。
手指僵硬得不听使唤,摸索了好几下,才哆哆嗦嗦地掏出钥匙。钥匙刚**锁孔,
门内就隐约传来一阵尖锐而含混不清的哭嚎,穿透门板,刺进她的耳膜。
“呜……呜哇……饿……饿啊……”是母亲的声音!李桂兰的心猛地一沉,
像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她顾不得肩膀的剧痛和手指的僵硬,几乎是撞开了家门,
踉跄着冲了进去。沉重的袋子被她随手甩在玄关冰冷的地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客厅里,
丈夫老张四平八稳地坐在沙发正中央,占据了最温暖的位置。他手里捧着一杯热茶,
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电视里正播放着喜庆热闹的戏曲节目,锣鼓喧天。
他看得津津有味,仿佛那穿透门板的哭嚎只是背景音乐里不和谐的杂音。
大女儿张丽娟和小女儿张丽萍并排坐在另一张沙发上,两人脑袋凑得很近,
盯着其中一部手机屏幕,手指飞快地滑动,不时发出低低的嬉笑声。
对于李桂兰进门弄出的动静和那越来越清晰的哭嚎,他们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李桂兰顾不上换鞋,也顾不上质问,跌跌撞撞地冲向走廊尽头那间小小的卧室。门虚掩着,
面而来——那是混杂了老人体味、食物馊味、排泄物以及廉价消毒水也无法掩盖的腐朽气息。
房间光线昏暗。九十岁的老母亲像个被随意丢弃的破旧娃娃,
蜷缩在堆满杂物和污渍的床铺一角。稀疏花白的头发散乱地贴在汗湿的额头上,
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孩童般的恐惧和茫然。口水不受控制地顺着歪斜的嘴角流下来,
在灰扑扑的枕巾上洇开一大片深色的湿痕。她的双手像枯树枝一样在空中胡乱挥舞着,
喉咙里发出断续而痛苦的呜咽:“饿……饿啊……兰……兰……”床边的小柜子上,
放着半碗早已冰冷凝固的米糊,上面结了一层灰白色的皮。一只空碗歪倒着,
碗底残留着一点褐色的药渣。“妈!妈!我回来了!回来了!”李桂兰扑到床边,声音哽咽,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揉搓着,疼得发慌。她手忙脚乱地用袖子去擦母亲嘴角的口水,
又探手摸了摸母亲身下,果然,一片冰凉濡湿——尿垫早已湿透沉甸甸的,
边缘甚至渗到了床单上。愤怒和酸楚瞬间冲垮了她一路积攒的疲惫。她猛地回头,
对着客厅的方向,用尽全身力气嘶吼起来,声音因为激动和寒冷而剧烈颤抖:“张丽娟!
张丽萍!你们聋了吗?!姥姥哭成这样,药也没喂,尿垫都泡透了!你们就坐那儿挺尸啊?!
”她的怒吼像一块石头砸进了看似平静的水面。客厅里的电视声和手机游戏音效停顿了一瞬。
大女儿张丽娟这才慢悠悠地抬起头,脸上带着被打扰的不耐烦,
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哎呀妈!你吼什么呀?刚回来火气就这么大!
我这不是忙着抢红包嘛!群里都快抢完了!再说了,”她撇撇嘴,眼神扫过妹妹,
“丽萍不是也在?她离得近,怎么不弄?”小女儿张丽萍立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
尖声反驳:“凭什么我弄?我正跟朋友组队排位呢!关键时刻!掉线要挨骂的!
大姐你离厨房近,你不会顺手热一下那糊糊啊?又没让你洗尿垫!”两人你一言我一语,
声音越来越高,互相指责推诿,完全无视了床上老人痛苦的呜咽和门口李桂兰铁青的脸色。
她们的眼睛像被磁石牢牢吸住,只盯着掌中那一方发光的屏幕。
李桂兰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头顶,眼前阵阵发黑。她死死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才勉强压下那股几乎要破胸而出的悲愤。她不再看那两个女儿,猛地转身冲进厨房。
冰冷刺骨的自来水从水龙头里哗哗流下,她胡乱洗了洗手,冻得手指通红麻木。
然后她颤抖着手,从橱柜深处拿出备用尿垫,又找到干净的毛巾和盆。
当她端着热水回到母亲床边时,客厅里的争吵已经平息了,
电视里的戏曲又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手机游戏的音效也重新响起。
仿佛刚才那场短暂的冲突,以及房间里这位正在痛苦挣扎的老人,从未存在过。
李桂兰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刺痛了肺腑。她强迫自己不再去想客厅里的冷漠,弯下腰,
用尽全身力气,小心翼翼地帮母亲翻动沉重而僵硬的身体。解开被弄脏的衣裤时,
那股浓烈的异味几乎让她窒息。她咬着牙,
用温热的毛巾一遍遍仔细擦拭母亲布满褶皱和老年斑的皮肤。动作是那么轻柔,
仿佛在对待一件极其珍贵的易碎品,与她此刻内心翻江倒海的愤怒和冰冷形成刺目的对比。
清理干净,换上干爽的尿垫和衣物,母亲似乎舒服了一些,含混的呜咽声渐渐低了下去,
浑浊的眼睛半睁半闭。李桂兰又赶紧去厨房,把那半碗冰冷的米糊倒进小锅,点上火,
用勺子慢慢地搅动着。小小的火焰跳跃着,舔舐着锅底,锅里的米糊渐渐温热,
冒出细小的气泡。她端着碗回到床边,用小勺舀起一点,放在嘴边仔细地吹了又吹,
直到温度合适,才小心翼翼地喂到母亲嘴边。“妈,张嘴,啊……慢点,
慢点吃……”她低声哄着,勺子轻轻碰触着母亲干裂的嘴唇。老人顺从地张开嘴,
贪婪地吮吸着温热的食物。喂完半碗米糊,李桂兰又哄着母亲吃了药。做完这一切,
她靠在冰冷的墙壁上,看着母亲终于安静地闭上眼,发出微弱的鼾声,
才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浊气。冷汗已经浸透了她的后背,黏腻冰冷。墙上的挂钟,
时针已无情地指向了八点。窗外的天色,依旧是那种令人绝望的、灰蒙蒙的铅灰色。客厅里,
电视的声音不知何时被调得更大了,欢快的拜年歌震耳欲聋。
李桂兰拖着灌了铅似的双腿走出去,
发现玄关她刚才甩下的两个沉重无比的袋子依旧原封不动地躺在冰冷的地砖上,
像两个被遗弃的包袱。而客厅通往阳台的门敞开着,刺骨的寒风呼呼地灌进来,
卷起地上的灰尘。“老张!”李桂兰的声音干涩嘶哑,“阳台门开着,风那么大,
冷气都灌进来了!妈那屋受不了!你顺手关一下不行吗?”老张依旧稳坐沙发中央,
手里换了一份报纸,头都没抬,只从报纸后面闷闷地应了一声:“嗯。”身体却纹丝未动,
眼睛都没从报纸上挪开一寸。李桂兰胸口剧烈起伏了几下,一股熟悉的无力感攫住了她。
她不再指望,自己走过去,“砰”地一声用力带上了阳台门,巨大的声响在客厅里回荡,
却依旧没能惊动那看报的人分毫。她弯下酸痛的腰,
试图把那两个沉重的袋子提起来挪进厨房。就在这时,防盗门传来钥匙转动的声音,
紧接着是喧哗的人声和杂沓的脚步声。“爸!妈!我们回来了!
”大儿子张卫国的声音洪亮地响起,带着一种理所应当的宣告意味。“爷爷!奶奶!红包!
红包!”两个小男孩像小炮弹一样率先冲了进来,正是张卫国的一对双胞胎儿子,
轩轩和凯凯。他们穿着崭新的羽绒服,小脸兴奋得通红,进门就直扑沙发上的爷爷,
压根没看见旁边弯腰提袋子的奶奶。紧接着是二儿子张卫民一家三口。
二儿子张卫民眉头微锁,一手提着个不大的礼品盒,另一只手正拿着手机贴在耳边,
语速飞快地说着生意上的事:“……王总,那批货你放心,我盯着呢,
过了年一定到位……对,对,绝对耽误不了您发财……”他的妻子孙莉紧随其后,妆容精致,
穿着时髦的羊绒大衣,脸上带着一丝矜持的微笑,手里只拎着一个精致小巧的坤包。
他们的女儿甜甜,约莫五六岁,打扮得像个小公主,怯生生地拉着妈妈的衣角。
最后进来的是大女儿张丽娟的丈夫王志强和小女儿张丽萍的丈夫李伟。
两人手里倒是提了些东西,几箱牛奶饮料,几盒包装精美的点心。
小小的客厅瞬间被十几口人塞得满满当当,空气都变得浑浊黏腻起来。
尖叫、大人们寒暄的客套、张卫民打电话的声音、电视里高亢的戏曲……各种声音混杂交织,
像一锅烧开的沸水,咕嘟咕嘟地翻滚着,冲击着李桂兰早已紧绷到极限的神经。“妈!
饭好了没?一大早赶路,孩子都饿坏了!”张卫国脱下外套,随手扔在沙发上,一**坐下,
拿起遥控器就开始换台,眼睛在屋里扫了一圈,
最终落在还弯着腰、手刚搭上蛇皮袋的李桂兰身上,语气里带着催促。“就是啊妈,
”二儿媳孙莉脱下名贵的羊绒大衣,小心地挂好,才慢悠悠地开口,声音又细又软,
“轩轩凯凯在车上就闹着要吃奶奶做的红烧排骨了。”她说着,
目光却挑剔地扫过略显陈旧的家具和有些凌乱的地面,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姥姥呢?
”二儿子张卫民终于挂了电话,环顾四周问道。李桂兰直起腰,只觉得腰椎一阵尖锐的刺痛,
她忍着痛,指了指里屋:“刚睡下,折腾一早上了。”张卫民“哦”了一声,便没了下文,
注意力很快又被重新响起的手机吸引过去。
大女婿王志强和小女婿李伟把手里的东西堆在墙角,便也各自找了个地方坐下,掏出手机。
没有人注意到李桂兰脚边那两个沉重到变形的袋子。
没有人关心她清晨五点就出门采购的辛劳。
更没有人想起去里屋看一眼那位刚刚安静下来的老人。“妈,厨房有吃的没?先垫吧点?
”小女儿张丽萍揉着肚子,眼睛依旧黏在手机屏幕上。
李桂兰看着眼前这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脸,看着他们理所当然等着被伺候的姿态,
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比门外呼啸的北风更刺骨。她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弯下腰,
咬着牙,用尽全身力气,将那两个巨大的袋子一点一点地拖向厨房。袋子摩擦着冰冷的地砖,
发出沉重而刺耳的“沙沙”声,像是在替她发出无声的控诉。厨房瞬间变成了杂乱的战场。
李桂兰像一个被上了发条的陀螺,在狭小的空间里高速旋转起来。
水槽里很快堆满了需要清洗的鸡鸭鱼肉和沾满泥巴的蔬菜。她挽起袖子,
冰冷刺骨的自来水哗哗流淌,冲刷着她冻得通红、布满裂口和老茧的双手,针扎似的疼。
她机械地刮着鱼鳞,
那滑腻的触感和浓烈的腥气让她胃里一阵翻腾;她用力地剁着坚硬的筒子骨,
沉重的刀柄震得她虎口发麻;她弯腰清理着鸡鸭的内脏,那股温热腥膻的气味直冲鼻腔。
客厅的喧嚣隔着薄薄的门板,毫无阻碍地涌进来,成为她单调劳作的背景音。“老三,上啊!
你怂什么!放大招啊!”小女儿张丽萍激动的声音穿透门板,伴随着手机游戏激烈的音效。
“哎哟,这球踢的!臭脚!”丈夫老张对着电视里的球赛重播拍着大腿,恨铁不成钢。
“爸爸!哥哥抢我玩具!”小孙女甜甜带着哭腔的尖叫声。“轩轩!凯凯!别在屋里疯跑!
撞到东西!”二儿媳孙莉拔高的嗓音带着一丝烦躁。“妈——!厕所有纸吗?
”大儿子张卫国的大嗓门。“妈!我那条蓝色牛仔裤你放哪儿了?帮我找找呗!
”大女儿张丽娟隔着门喊道。李桂兰手上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仿佛没有听见。
她只是用力地搓洗着沾满油污的抹布,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她的背脊挺得笔直,
像一根被压弯却不肯折断的芦苇,唯有嘴唇抿成了一条毫无血色的直线,
紧锁的眉头间刻着深深的沟壑,写满了无声的疲惫和压抑到极致的风暴。
时间在油烟弥漫的厨房里一点点流逝。墙上的挂钟指针指向了十一点。
李桂兰看着处理得差不多的食材,终于直起酸痛的腰,长长地呼出一口带着油烟味的浊气。
她脱掉沾满油污的围裙,走到厨房门口,对着客厅喊了一声,声音不高,
却清晰地盖过了电视和游戏的噪音:“老张!我得去给爸上坟了!剩下的活儿,
鱼鳞还没刮干净,鸡胗鸭胗也没洗,青菜也还没择,你……或者孩子们,谁搭把手弄一下?
我回来直接炒菜就快了。”客厅里瞬间安静了一下。几道目光短暂地投向她。
丈夫老张从报纸上方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又垂下眼皮,含糊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
身体却像焊在了沙发上。大儿子张卫国正拿着手机刷短视频,头也不抬:“哎呀妈,
我这正忙呢!等会儿啊!”他手指飞快地滑动着屏幕。二儿子张卫民对着手机,
语气急促:“……对对,李经理,那批款子年前必须到位,
我这边压力也很大……”显然还在谈他的生意。
大女儿张丽娟和小女儿张丽萍更是连头都没抬一下,完全沉浸在各自的手机世界里,
仿佛李桂兰刚才的话只是一阵无关紧要的风吹过。李桂兰的心一点点沉下去,沉入冰窖。
她不再说话,沉默地走回厨房,拿起放在角落的早已准备好的香烛纸钱和一个旧布袋。
她换上一双更厚的棉鞋,穿上那件最破旧但还算厚实的深蓝色棉袄,默默拉开门,
走进了屋外呼啸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之中。厚重的防盗门在她身后“哐当”一声关上,
隔绝了屋内的喧嚣与温暖,如果那能称之为温暖的话,
也将她独自抛入了一片白茫茫的冰冷世界。风更紧了,雪也更大了。
大片大片的雪花被狂风裹挟着,打着旋儿,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天地间一片混沌的灰白。
路上的积雪已经很厚,踩上去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寒风像无数根冰冷的钢针,穿透她单薄的旧棉袄,刺进骨头缝里。她缩着脖子,
把脸深深埋进竖起的衣领,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城郊的老坟岗走去。冰冷的空气吸进肺里,
带着刀割般的痛感。通往老坟岗的小路早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几乎分辨不出路径。
四周是光秃秃的、落满积雪的杂树和荒草,在狂风中发出呜呜的悲鸣,显得格外凄凉。
李桂兰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着,好几次差点滑倒,冰冷的雪沫灌进她的裤腿和鞋帮,
带来刺骨的寒意。终于,在几棵落了叶子的老槐树旁,她找到了父亲的坟头。
小小的土包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像一个冰冷的白色馒头。坟前那块简陋的石碑,
也大半埋在了雪里,只露出顶端刻着父亲名字的几个模糊字迹。天地苍茫,风雪如怒。
四野空旷,只有风雪的嘶吼。李桂兰默默地清理掉坟前的积雪,
露出一小块冻得硬邦邦的泥地。她从布袋里拿出几样简单的供品——一个干瘪的苹果,
几块硬邦邦的糕点,小心翼翼地摆好。然后点燃香烛,插在冰冷的泥土里。
小小的火苗在狂风中剧烈地摇曳着,挣扎着,随时可能熄灭。她拢起双手,
护住那微弱的火苗,冻僵的手指几乎感觉不到烛火的温度。她蹲下身,
拿出厚厚一沓粗糙的黄纸钱,一张一张,费力地借着那随时会熄灭的烛火点燃。
纸钱在风雪中艰难地燃烧着,卷曲,变黑,化为灰烬,又被狂风猛地卷起,
打着旋儿飞向灰蒙蒙的天空,像无数黑色的蝴蝶在绝望地挣扎飞舞。“爸……”李桂兰开口,
声音被寒风撕扯得破碎不堪,带着浓重的鼻音和压抑不住的哽咽,
“过年了……我……我来看你了……”寒风呛得她剧烈咳嗽起来,眼泪瞬间被逼了出来,
在冰冷的脸颊上迅速冻结。她用手背胡乱抹去脸上的冰碴,声音断断续续,
像是在对冰冷的坟茔倾诉,
一丝慰藉:“家里……都回来了……人齐了……热闹……您别惦记……”她絮絮叨叨地说着,
说孩子们的近况,说家里添了人口,
人的大雪和昂贵的年货……那些平日里无处诉说的琐碎、委屈和沉重到几乎将她压垮的疲惫,
在这荒郊野外的父亲坟前,在漫天风雪之中,终于找到了一个脆弱的出口。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含糊,被风扯碎,最后只剩下不成调的呜咽。
滚烫的泪水一涌出眼眶,就被寒风冻住,挂在睫毛和脸颊上,刺刺地疼。
身体因为寒冷和剧烈的情绪而无法控制地颤抖着,像一片风中的枯叶。
就在她几乎要被这无边的寒冷和悲伤彻底吞没时,口袋里的手机突然疯狂地振动起来,
刺耳的**在风雪呼啸中显得格外尖利。她哆嗦着掏出来,屏幕上跳动着“老张”两个字。
她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试图平复声音里的颤抖,按下了接听键。电话那头,
丈夫老张炸雷般的咆哮瞬间冲了出来,震得她耳膜嗡嗡作响,
完全盖过了风雪的嘶吼:“李桂兰!你死哪去了?!这都几点了?!
全家十几口人眼巴巴等着!前心贴后背了!灶是冷的,锅是凉的!你磨蹭什么呢?
赶紧给我滚回来做饭!马上!”那声音里充满了急躁、理所当然的愤怒和颐指气使的命令,
没有半分询问,没有一丝对她身处何境的关心,只有**裸的、冰冷的、催命的呵斥。
电话被粗暴地挂断了。冰冷的忙音“嘟嘟嘟”地响着。李桂兰举着手机,
僵硬地蹲在风雪肆虐的坟前,仿佛变成了一尊冰雕。脸上未干的泪痕被冻成了冰壳,
硬邦邦地绷着皮肤。风雪似乎在这一刻凝固了,世界只剩下手机里那单调而冷酷的忙音,
和她胸腔里那颗被彻底冻结、然后又被某种无法形容的巨大力量瞬间碾得粉碎的心脏。
香烛早已被风雪扑灭,纸钱的灰烬也被吹得无影无踪。只有那刺耳的忙音,像冰冷的毒蛇,
死死地缠绕住她,越收越紧。她慢慢地、慢慢地站起身。
膝盖因为久蹲而发出“咔吧”的轻响,冻僵的身体每一个关节都在**。
《一家老小等我做饭?我不做了!》小说章节列表免费试读 李桂兰张丽萍小说全文 试读结束